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

印加的旅程幻想-遙望五峰山

 印加的旅程幻想-遙望五峰山




小獅山,我都管它叫作 五峰山。每天起床後都會望向這座小山。





小獅山,它就只是一座單一的郊山,山後沒看到有別的山,月亮也不會高高掛在山後。


除了山後沒有別的山,那一顆特立獨行的樹也不是在山頂上,而是。。。


小獅山更不會下雪。


而是大樹孤獨的站在山的右側。

從這裏望向夜空,可以窺探銀河的中心。


幻想它是 "印加的旅程"中馬丘比丘 的 那座山。


其實 馬丘比丘 那座山 的名字 當地人也不叫它作 馬丘比丘,只是世人習慣這麼叫。


所以 五峰山不是五峰山,是小獅山。

它沒有五個山峰,因為這顆特力獨行的樹,我喜歡叫它 五峰山。


原曲 : 印加的旅程 -  Inkapa-Purinan 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_HqNf-5sJQ


每次吹完這曲,就會感到無比的愉悅。



用一支 G 調直笛。

一支 F 調 蓋納笛,完成這曲子。

音叉伴奏。


頌缽伴奏。


豆莢鈴伴奏。




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

雷雨中的印加旅程

 雷雨交加中,對著前面的小山,吹奏印加的旅程。
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0dIijTrm3k

樂器: 頌缽 1 個。

G調(中孔C調)木直笛。

碳纖維排笛。

雷神的槌子。

原曲 : Inkapa-Purinan

為什麼又吹這首? 因為吹這首 印加的旅程 Inkapa-Purinan 感覺到至高的愉悅與感動,對未來感受到無比的希望,即使是在風雨雷電交加之中。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
所以每天不間斷的吹這首。

排笛尺寸太小的話,對我而言,比較難吹,常常出錯,嘴巴沒有手快,精準。

於是把最好的兩次錄音疊在一起,變成了合奏。

依然會每天不停的吹這首,你有感覺到前方的路有著無比的希望嗎 ?

https://www.dailymotion.com/video/x9oft4k

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

印加的旅程 - Inkapa Puriñan

 印加的旅程 -有前奏,使用竹笛 G調,玻璃纖維排笛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W4toQ9r5dA


印加的旅程 -無前奏 ,使用木笛 G調。 其中有發生機車噪音用摩托車符號表示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6Es4ZTAC8g


https://www.dailymotion.com/video/x9mwdqo


原曲 : Inkapa Puriñan 印加古道之旅。


樂譜 :






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

用A調與G調笛演奏"禿鷹與神鷹相遇"

 用A調與G調笛演奏 "禿鷹與神鷹相遇"
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C2UNt3Tgxo

https://www.dailymotion.com/video/x9lk9im


原曲為 "El encuentro del Águila con el Condor"


原曲主旋律起音 好像是 A (La)。

我發覺 用 G (Sol) 起音也可以。

這種技法叫移調,如果是在同一個曲子內變調就成了轉調。

等指移調(Transposing by fingering):特別指用相同的指法,在不同調的樂器上演奏同一旋律。